京都的巷弄,他們稱為「路地」。在京大路與京小路之間,老町屋密密排列,細長的路地延伸著日常風景。路地裡的時間的腳步走得很慢,彷彿百年來都不曾改變,除了門前的盆栽花開花落,年復一年。 我喜歡在路地裡迷路,在時間裡迷路,整理了一些迷路心得,與大家分享之。 ...
京都不是所有的老房子都很漂亮,我住的Share House「大石橋HOUSE」就是一例。 因為實在太醜了,我竟然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,只好用手繪示意。(雖然我的手繪圖已經不好看,但本尊實在更醜!) 這是一篇在京都住Share House的心得分享文。 ...
旅行第三天,離開岡山的旅店,搭上慢車到尾道。 尾道,對台灣人來說或許是較為陌生的名字。這個位於廣島縣東邊的港町,有一條錦帶藍的水道、矮矮的千光寺山、以及充滿昭和懷舊氣味的商店街,這裡的空氣飄散著海的鹹味與濃濃的人情味。我在這停留了兩宿,徹底愛上了這個小地方。 ...
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這家青年旅館的房間照片後,想都沒想就直接預約下去,因為實在太可愛了。(笑) ...
旅行第二天,我到了倉敷美觀。 「倉敷」這名字,實在久仰大名,文具控的聖地,紙膠帶的故鄉,說什麼也該要來瞧一眼。過去的倉敷,是江戶幕府直轄的「天領」之地,作為商業物資集散地而繁榮一時。富裕商人的屋宅與白壁黑瓦的土藏倉庫林立,翠綠的楊柳岸,江上滑過的一葉扁舟。石疊小路依舊,彷彿還是江戶時候的氣味。 ...
嘿!大家2016年快樂! ...
告別京都後,旅行的第一站是直島。 直島是我心中一直很想去的聖地之一。藝術島、南瓜、安藤忠雄、藝術錢湯...這幾個關鍵字就足以讓我為它癡狂。原本計畫是2016年春天,三年一度的「瀨戶內藝術季」時去一趟直島的,但因為這次剛好到了離直島極近的岡山,就決定先來朝聖了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