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// 裏路地的迷路方法

1:50 AM

京都的巷弄,他們稱為「路地」。在京大路與京小路之間,老町屋密密排列,細長的路地延伸著日常風景。路地裡的時間的腳步走得很慢,彷彿百年來都不曾改變,除了門前的盆栽花開花落,年復一年。

我喜歡在路地裡迷路,在時間裡迷路,整理了一些迷路心得,與大家分享之。



  • 京都亂竄



沒有特別要去哪裡的時候,就騎著車在小巷子裡亂鑽。下午兩三點的陽光曬得整個世界都閃閃發亮,平日午後的巷弄沒什麼人,偶爾與騎著媽媽車的美麗主婦們交錯而過。

京都的每一條小巷子長得都很像,整齊的低矮木造屋舍,古早味的磁磚斑駁的牆,褪了色的牛奶箱,不知道還有沒有在使用。每戶人家門前都種滿了花花草草,牽牛花開了。電線把藍得不真實的天空切割成一格一格的,平分給每個屋頂。轉角的小地藏安靜地守護著街上的人家。

我總是迷失在這一條巷弄與那一條巷弄之間,迷失在京都自然而然的韻味裡——我想我喜歡日常感的京都更勝於亭臺樓閣名剎的絢爛古都。這是我偷來的假期,我的京都時間。





  • 西陣  三上家路地


京都最有名的路地之一,就是位於西陣地區地「三上家路地」,僅數十公尺的死胡同,散發著迷人的歷史風情。西陣一帶以紡織聞名,處處可聞機杼聲。路地的主人三上家族,是江戶時代宮殿的御用裁縫(御寮織物司),那時路地的長屋中住的都是裁縫職人。

時過境遷,現在這個路地則變身為攝影師、陶藝家的工作室,還有一家有名的蜂蜜專賣店「dorato」,店內各式香味、濃淡色澤的蜂蜜罐一字排開,讓人歎為觀止!

▼路地前紅色的「蜂蜜店dorato」看板

▼各種口味的蜂蜜


三上家路地近來十分出名,時常登上雜誌封面,我甚至見過一隊日本的旅遊團大陣仗地來參觀這兒。然而,如果我們仔細看路地口的鐵馬、門前隨意擺放的盆栽、防災用地紅水桶、路地深處的大水缸,最後我們會發現,三上家路地就像所有京都小巷弄一般,不是什麼鼓譟的觀光景點,只是安靜而優雅地作息著。




  • 屋頂上的鍾馗


京町家一樓的屋頂上時常坐著小小的鍾馗。沒錯,就是你我熟知的除魔驅鬼大將軍的鍾馗,而京都當地人親暱地稱為「鍾馗桑(しょうきさん)」。

據說,江戶時代開始流行在家裡屋頂上安置個小鍾馗像驅魔辟邪保平安,而當對面人家屋頂上有「鬼瓦」時,就將自家的鍾馗直直地瞪著鬼瓦看;相反地,當對面人家已經有鍾馗時,則要將自己家的鍾馗稍微與之錯開,這是京都人與周圍鄰居和諧相處的圓融表現。

仔細一看,每尊鍾馗像的樣貌動作都各有不同,有吹鬍子瞪大眼的、有高舉寶劍的、有兇惡恐怖的、有金光閃閃的,但相同的是——小鍾馗都盡責地守護著自己家的屋頂。

穿梭在京都巷弄間時,總會下意識抬起頭尋找著鍾馗們的身影,也是一種散步才有的樂趣!

▼一般常見的鍾馗桑


▼金光閃閃的鍾馗桑


▼有自己專屬「小房間」的鍾馗桑



  • 翹鬍子仁丹看板



在京都的巷弄街道中打轉時,不時會看到這個醒目的看板。因為最下面的將軍圖案太喜感,讓我不禁按下快門。回家一查才知道,原來這是傳說中的「仁丹看板」!

仁丹看板是百年前,森下仁丹公司贊助製作的町名看板(也有廣告之用),散布在日本全國。但因為戰爭的緣故,絕大多數的看板都燒掉了,只剩京都還保存著數百枚的仁丹看板。

查了一下網路新聞,因為仁丹看板太過珍貴,最近頻頻發生失竊事件,網拍上竟然賣到十六萬日幣!


(po在粉絲頁後、有朋友回覆我才知道,原來台灣以前也有「翹鬍子仁丹」的銀色小藥丸,是我孤陋寡聞不認識這位仁丹老兄啊!)

▼找找看,翹鬍子仁丹看板藏在哪呢?




  • 路上的「飛出小僧」看板


有人在日本道路上看過這樣的「飛出小僧」嗎?
擁有一對圓滾滾的黑眼、身穿紅衣的小男孩看板,是為了提醒駕駛朋友注意,前方路口可能會有孩童突然衝出來而設立的警示看板,一般通稱為「飛出小僧」、「飛出人形」或「飛出坊」等。

飛出小僧的發源地在滋賀縣,因此滋賀縣內的小僧看板數量居全日本之冠。從東北到九州都可以看到飛出小僧的身影,又以近畿地方最多。

除了元祖的小僧樣貌之外,時常會出現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僧,像是在京都出町柳的「桝形商店街」,由於是動畫《玉子市場》的背景舞台,因此出現了女主角「玉子」造型的飛出小僧。而京都北野地區的「妖怪商店街」中,則出現了獨眼妖造型的小僧,模樣非常可愛!

▼「桝形商店街」中的玉子看板

▼「妖怪商店街」的獨眼小鬼看板



  • 街角美術館




旅行其中一件很棒的事,就是視力會自動好三倍。平淡無奇的日常街景,在旅行者的眼瞳中顯得韻味無窮。

其中一個就是京都的鐵窗子。

京都的屋厝大多類似而整齊,連帶著他們用鐵窗的形式也十分相近。簡單的幾何線條勾勒出韻律之美,你或許可以從這些相似又不相似的形狀中猜測出家主人的個性,有幾戶人家會搭配盆栽,有幾戶則是磁磚色澤特別美。在京都的時候我突然迷戀上窺視別人家的房子,他們的窗、他們復古的磁磚、他們隨意擺放的植栽,我稱作街角美術館。

幸運的是,旅程結束後我仍然可以在台灣的老鎮子中發現同樣的街角美術館。



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